灼热丝试验是检验材料阻燃性能的主要测试项目,在很多电气安全标准中均涉及到了该试验,例如家电电气安全标准GB4706.1、IEC60335、灯具电气安全标准GB7000.1、IEC60598等相关标准,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然而由于该试验主要通过灼热丝试验装置进行,因此一些检测机构尤其是许多企业实验室普遍认为该测试项目较为简单,造成试验结果偏离的因素较少,导致一些实验室人员对灼热丝试验过程中一些隐性问题关注不足存在测试结果出现重大偏离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广州信禾小编对导致灼热丝试验过程中影响结果偏离的易忽视因素进行了梳理。
2. 结果偏离现象
灼热丝试验在上述试验要求下,试验合格的判定准则主要为:①样品无火焰或不灼热;②样品产生火焰或灼热,但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自行熄灭,且熔融物未点燃铺底层上的绢纸。
在日常检测活动中,该试验项目出现结果偏离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块材料进行试验时得出了不同的材料起燃点,从而得出了截然不同的检测结论。
3. 结果偏离原因分析
通过试验原理可以看出,灼热丝试验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测试装置来进行,试验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因此一些试验人员认为该检测项目出现结果偏离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样品预的处理、样品的装夹位景和试验时的环境。其实这种认为并不全面,在灼热丝试验中除上述关注要点之外还有多个环节会对测试结果是否偏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分析如下:
3.1、设备功能配置错误
当被试样品触及灼热丝时。灼热丝温度会有一个明显的先降后升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国外灼热丝试验装置制造商在早期制造的试验装置中装有了用于保持温度稳定的反馈装置,以使试验设备在进行灼热丝试验的整个过程中灼热丝温度是恒定的。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这种做法在标准中予以了否定。在现行的GB/TSl69.10-2006、IEE50590-2-10:2000标准5.1中明确规定“在试验装置加热电路中不应有用于保持温度的反馈装置或反馈回路”。
然而有些实验室对早期购置的带温度反馈装置的灼热丝试验装置未能按标准要求进行改进。致使用于保持温度的反馈装置仍被继续使用。根据统计,虽然在先降后升过程中下降值和回升值的多少会随预定试验温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这一过程中下降温度一般会比预定温度下降100℃左右,回升后温度会超过预定温度20℃左右。因此如果使用带有温度恒定装置的灼热丝试验设备进行测试无疑是加严了测试条件,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严重偏离。
3.2、设备操作与维护不当
有些试验人员在使用不带保持温度的反馈装置的灼热丝试验装置进行灼热丝试验,当温度波动时采用了手动补偿的方法,这一操作动作对测试结果产生的严重影响与本文中2.1描述相同。同时,在灼热丝试验后使用钢刷对灼热丝进行清理时,一些试验操作人员不注意热电偶的位置,无意之中使灼热丝头部表面与热电偶的距离加大导致测试结果偏离。另外,在灼热丝试验装置中灼热丝与热电偶为易耗品,据统计频繁使用的热电偶平均使用2个月左右后即会被毁坏,因此应密切注意灼热丝与热电偶是否有损,有损的灼热丝与热电偶同样也会导致测试结果偏离。
4.解决方法
对带有用于保持温度的反馈装置的灼热丝试验装置应拆除反馈装置。对于灼热丝供电电压应进行稳压处理。在对灼热丝试验装置进行自校时,对热电偶放置位置也应进行校验。同时加强试验人员的培训,规范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完毕后的清理操作程序。另外应密切注意灼热丝与热电偶的是否有损,并在更换后应按上述的校验注意要求进行校验。

广州的人工智能灼热丝试验机SH5141A依据标准GB5169.10-13—2017、GB4706.1-2005
及IEC60695-2-10最新标准要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及其材料进行着火危险试验,模拟灼热元件或过载电阻之类的热源或点火源在短时间所造成的热应力。适用范围:电子电工产品外壳等绝缘材料的阻燃性能。